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小米市值破万亿港元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小米市值破万亿港元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感谢邀请,总裁可能还赚了,但是小米的股民心里苦啊!
要知道小米股票今年已经大跌了35%,小米在香港上市时雷军的豪言壮志尚且在眼前,转眼就成为过眼云烟,小米上市时发行价是17元港币,现在就只有8点几港币,几乎已经被腰斩。
时间回到1年多年,小米刚在香港上市时0,打的旗号是“年轻人的第一支股票”,雷军也是在当天的庆功宴上自信的对在座的股东以及其他投资人说:“要让在上市首日买入小米公司股票的投资人赚一倍!”
小米上市时,各位大佬都比较看好小米的股票,甚至连李嘉诚、马云和马化腾三位大佬都参加了小米的认购。但是上市以来,投资人没有赚一倍,很多投资人已经被深深的套牢,尤其是那些相信雷军,高点购买的股民。
在这个时候,小米的散户股东和粉丝,当然希望所有的高管能和小米共患难,不要说增持,至少不要减持,高管的减持意味着什么,直接意味着高管对小米没有信心。
而正当大家需要提振信心的时候,正当雷军启动了手机和AIoT的双引擎战略,承诺在未来5年时间里投入100亿人民币在AIoT领域,用来提振市场对小米的信心,林斌赫然大幅减持4000万小米的股票,当天小米港股又大跌。
这如何不让人愤怒,我想你帮我回本,你想的是套现!
林斌持有的是小米原始股,原始股的股价目前尚未得知,但是的确有可能低于小米的现值,如果林斌是因为股价即将跌破原始股价所以抛售,那么就是赤裸裸的上市公司套现功能,更体现了高管对小米的未来缺乏信心,股价有进一步下跌的可能。
小米股价跌一塌糊涂,高管自己先套现了,更恶劣的是还是偷偷套现,如果没人提出来可能就被揭过了,这就是非常恶劣的行为。要知道上市那几天接盘的股民几乎是尸骨无存了。
所以这才是股民愤怒的原因。不顾股民的死活,率先套现的高管,当然让人很不齿。即使林斌事后发出什么做慈善的呼声,并且承诺不再套现,也无法弥补股民的愤怒和失望,如果没人揭露这个事情,林斌或者其他高管是否还会继续套现呢?
因为这就像是一个重磅炸/弹,会让本来已经腰斩的小米股票,一蹶不振,让众多买小米股票的小散户被深度套牢!俗称:割韭菜。
作为理财师,我是强烈不建议小散户去炒股的,原因很简单:
1,你无法判断大股东啥时会抛售股票。大股东抛售股票,会让大家的市场悲观情绪增加,形成一次持续性的股票下跌。因为大股东就是公司的灵魂,掌握公司的发展方向,打个比方,当你加盟一家公司,老板都开始卖办公室了,你还坐的住吗?
就像当年范冰冰出事后,华谊兄弟股票也是被大股东抛售,瞬间就让曾经买华谊兄弟股票的股民哀嚎遍野。现在小米大股东抛售股票了,您觉得这只股票还有希望吗?
2,你无法知晓最新的公司内部消息。没有最新最快的消息,你无法赶在最合适的时机买入和卖出股票。就像你无法知道特朗普啥时心情不好,又退出啥协议了,又发动贸易战了?高层一个喷嚏,A股就要抖一抖。从你一开始进入的时候,你就输了。
而知道内部消息的人,肯定早就着手去做了,当你反应过来后,就已经晚了。
3,你无法有足够的资金成为大股东。成不了大股东,你就是再看K线图,再成为分析法师,你也无法左右一只股票。
你无法左右一只股票,那么你的钱,就被合法的剥夺了。想想,大家身边的散户,有多少人挣钱了??
所以,买股票,就不要想着赚一票就走,如果你眼光独到,坚持价值投资,那么你应该长期持有。比方,如果10年前你看上了阿里、腾讯、格力、平安的股票,买一些,现在翻了应该不止100倍了吧。但是,这样的股票太少,那个时候,你也不一定看懂。
小米,没有核心技术的公司,到现在这个状况,也没有办法的事。大家都不看好,除非能有革命性的产品,不然股票再涨上来就难了。
我是王小雷,您的理财师,欢迎您的关注。
小米上市以来,“跌跌不休”的股价刺激着投资者敏感的神经,近日香港联交所网站显示,作为核心高管的小米总裁林斌曾在8月21日至8月23日连续减持共计4130.7万股小米股份,套现约3.7亿港元。
在上市一周年近44亿股解禁之际,小米集团2019年6月以来一个月时间共进行了19次股份回购,回购股份斥资超过10亿港元。
就时点来看,林斌的减持似乎与集团的努力方向相违背,这也是外界对于林斌减持如此敏感的原因之一。
此外,不少投资者都对小米去年在香港上市时雷军的豪气干云印象深刻:“小米将是不少年轻人的第一支股票”“小米要让在上市首日买入小米公司股票的投资人赚一倍”。
上述言犹在耳,但现实是,与上市时17港元/股的发行价相比,小米集团股价已经接近腰斩,即便小米集团刚刚交出超乎市场预期的财报,投资人也并未买账。
小米上市还不到一个月,这几天很多人还没从雷军缔造小米创业神话的故事中醒来,风向似乎变了,网上突然多了一些质疑小米IPO上市失败的报道,而小米股价在这一个月中也经历了大涨大跌,从17港元的发行价一度冲破22港元,涨幅超过30%,但是今天就跌至17.3港元,很快就要跌破发行价了。有报道称雷军已将此次上市定义为失败,CFO周受资要背锅离职,虽然他已经辟谣了,但还是没有止住小米上市失败这样的报道流传。
小米CFO周受资2015年7月份加入小米公司,根据他的资料,他大学毕业于伦敦大学,获得了哈佛商学院MBA学位,先后在高盛、Facebook以及DST等知名投行工作。DST是一家俄罗斯背景的投资公司,加盟小米之前周受资在DST主导或参与了DST对京东、陌陌、滴滴打车、小米和今日头条的投资事务。
在国内投资界,投出一家类似京东的公司就已经有足够的实力证明了,而周受资先后参与或者主导了陌陌、滴滴、小米及今日头条等多家重量级国内互联网巨头,而且周受资非常年轻,今年才35岁,这个资历使得雷军对周受资非常重视,今年4月份他就升任小米公司中最年轻的副总裁。
不过网上也有质疑声,以周受资的职位,他在DST的一系列投资中不可能成为主导。这个质疑最近两天达到了高峰,而且随着小米股价下跌,有关小米这次上市的质疑声也多了起来,有爆料称雷军已经把这次上市看作一次失败,主要责任人就是CFO周受资,传闻他将离职,不过周受资已经辟谣了,他不会从小米离职。
尽管昨天就辟谣了,但在一些重量级媒体上还是出现了一些有关小米IPO内幕的报道,比如新浪科技这篇《小米的IPO水有多深?雷军多次拜访李嘉诚遭拒》,全文就不列了,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在微信公众号上,也有类似的文章在传播,宣称小米这次上市是失败的。
小米这次上市是失败还是成功,外人很难定性。小米这次上市的时机有好有坏,好的方面是小米成为香港证交所更改“同股同权”规则之后第一家上市的,保证了小米管理层对上市后的小米控制,尤其是雷军一人的投票权高达58%,处于绝对控制地位。不好的方面就是小米上市适逢中美贸易战,大环境对小米的融资并不利。
不过所有问题中最核心的还是小米自己以及投资者对小米价值的判断,雷军认为小米的模式是独一无二的,甚至表态小米是腾讯x苹果的模式,小米更偏向于把自己定位为互联网公司而非手机公司,但是小米的业务中智能手机营收依然占据70%以上,而且主要是千元以内的低端机,投资者并不认可小米的互联网企业定位,而在国内的CDR申请中,证监会也连提84个尖锐问题要求小米回应,结果小米最后撤回了CDR上市申请。
想了解更多有关科技、数码、游戏、硬件等专业问答知识,欢迎右上角点击关注我们【超能网】头条号。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小米市值破万亿港元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小米市值破万亿港元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