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美国两架飞机碰撞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美国两架飞机碰撞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不想说“报应”,只想说“罪有应得”!
正所谓天有不测风云,美国当地时间7月5号下午两点二十分,两架飞机在科达伦湖上空相撞后坠毁,随后美国海岸警卫队,海军陆战队和消防队紧急出动救援,结果在飞机上发现了两具尸体。随后,库特奈县警长办公室透露,机上8人为机组人员和乘客,事故中无人生还。
目击者约翰·考尔斯说,坠机事故发生时正与家人在湖边,他突然看到一架水上飞机在不超过200英尺的高度飞行。飞机发动机似乎突然爆炸了,一侧机翼与机身分离,随后飞机坠入湖中。另一名目击者皮尔斯·皮尔斯说,两架单引擎飞机在距离湖面约800至900英尺高的空中相撞,根据两架飞机发动机的声音,两架飞机当时正以非常高的速度飞行。
无独有偶,几天前,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发生了一起悲惨的撞车事件。6月30日晚,美国空军一架F-16战斗机在执行例行训练任务时突然坠毁,飞行员经抢救无效死亡,事故原因仍在调查中。
上述两次不同的坠机事件涉及两大类飞机事故,即民用飞机事故和军用飞机事故。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美国连续发生了两起事故,给外界的印象是美国的空中安全很难保证。
在飞机事故领域,特别是在小型民用飞机领域。每年都有很多惨烈的坠机事件,就连美军飞行员也不能幸免,在2019年3月17日,美军王牌飞行员马修·海登驾驶一架塞斯纳421B轻型飞机在联盟县上空发生意外,最终机毁人亡。
据了解,马修·海登是首位驾驶F-35第五代飞机超过500小时的王牌飞行员,马修·海登的驾驶技术应该非常好,不应该在一次小型飞机事故中折戟。
马修·海登的死亡也是美国一起小型飞机事故的牺牲品。美国国内航空业非常发达,加上地面快速交通建设水平较低,因此小型民机成为广泛使用的中短程交通工具。
但在小飞机普遍使用的背景下,隐藏着巨大的安全问题。天气条件异常、飞行员驾驶技能不过关、飞机技术故障成为小飞机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且长期无法得到解决。
除了小型民用飞机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外,最近一段时间,美军飞机也是麻烦不断。在过去的几个月里,美军F-22、F-35、F-15、F-16、C130运输机、武装直升机坠毁事件接连发生,前后短暂的时间间隔让世界舆论大吃一惊。
据最新消息,美国空军一架B-1B轰炸机因技术故障紧急迫降机场,造成刹车起火和两个轮胎扎破。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是暴露出很多问题。
撞得好,撞得妙,撞得呱呱叫,这是他们罪有应得,这是报应啊!
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消息,美国爱达荷州当地政府证实,当地时间5日下午14时20分左右,两架飞机在科达伦湖上空相撞并坠入水中,造成2人死亡,6人失踪。
据目击者所表示,一架飞机貌似发生了引擎爆炸,另一架飞机则在相撞后机翼脱落。
对于此次意外事件,一是说明美国航空公司并没有认真检查飞机状况,粗心大意,工作失职,导致引擎爆炸。
二是说明驾驶员的技术不到位,不能有效规避风险,没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然非计会无缘无故去相撞吗?
总结:
对于这样的事件,发生一件,我们就得警醒一件,毕竟我们也需要用飞机,我们应该规避此类现象的发生。
美国那地界,低空域的小飞机,跟我国路上看到大油耗的悍马一样感觉,有很多在飞。
房子后面有私家跑道的不罕见。升空几乎没限制。
不是美粉,这跟几辆汽车撞在一起,指责交通法规是否健全,是否合理一样。
别想太多,低头干活才是正解。
美国通用航空发达,很多通航空域(一定高度以下,无民航活动),是没有空中管制的,全靠飞行员自己防止冲突,无线电频道里报告自己的位置和方向速度,注意守听其它航空器的位置和活动趋势,天气好的时候保持目视监控。美国通航事故不少,比如科比直升机坠机事件,这是发展通航的代价,就和公路上车祸一样,无需过度解读。
百夫长来答题。欢迎关注并留言!
先说答案:差吗?美国的“精确控制”是目前效率最高的航空管理制度。
为什么要搞航空管制?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2014年7、8月份的时候,我们解放军在东海搞大规模的多兵种联合军事演习,因为参演的飞机较多,所以搞了很久的航空管制,也直接导致了华东和华中12个机场出现了长达26天的大面积延误,这12个机场分别是:上海虹桥、上海浦东、南京、杭州、合肥、济南、无锡、宁波、青岛、连云港、郑州、武汉。
当时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军方搞个演习就把民航客机都给管控了?其实主要是为了避免出现军机和民航客机相撞的惨剧,当时也有人在网上说,希望民众要慢慢习惯,这是中国空军强军路上的必须,民众要学会做出让步。
那么接下来我们看看美军在这种情况下是怎么做的?
美国有3000多个机场,50000多架飞机,却只有40多名航空管制员,还很少搞航空管制。(杨晖:《论军事管理革命》,军事谊文出版社,2010年)
能做到这一点靠的是什么?是精确管理。以海湾战争为例,美国带着小弟们每天出动的飞机共有26个型号,多达2000多架次,而且几乎每架飞机出动的时机、飞行高度、飞行航线、作战任务等都是不同的。组织如此众多的飞机有序的完成各式各样的任务可不是什么轻松的事情,在他们海湾地区多国部队的指挥中心里,大厅里摆放有1650台电脑,每天发出的各式各样的命令就有几十万条,据说他们每天安排的作战计划程序打印出来要有700多页,这一切都离不开管理工作的精细化。
在这种精确管理模式的影响下,其民航也很少会出现大范围延误的现象,据说经常能看见2、3架飞机在相邻的跑道上同时同向降落的现象,这在我们这还是很少见的。
12月6日1时40分(日本当地时间),根据日本HNK电视台的报道,一架F/A-18D战斗机与KC-130J加油机在进行空中加油训练时发生意外,两机在高知县室户岬南方上空发生相撞事故,两架飞机坠海。事故中的这两架飞机来自于美军驻日本的岩国基地,隶属于美国海军陆战队。有消息称已有2人获救,另有5人下落不明。
根据报道,美国海军陆战队的这架F/A-18D战斗机上有2名飞行员,KC-130J加油机上则有5人。NHK的报道称,日本航空自卫队、海上自卫队在接到消息后就立即展开了联合救援行动,但救援的具体情况并不清楚,日本方面正密切与美军进行联系。根据美国广播公司的报道,12月6日2时左右,美国海军陆战队发布了一份声明,美国一架F/A-18D战斗机与KC-130J加油机在日本海岸附近上空相撞。声明中称,这是一次“计划中的训练飞行”,相撞原因暂时不明,正在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
根据现在的消息来判断,F/A-18D战斗机与KC-130加油机是在空中加油过程中导致的两机相撞。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具体分析一下导致事故的原因:第一,人为操作失误、不当,或者是粗心大意导致。第二,机械故障、气流扰动等非人为原因导致两机相撞。非人为因素,这个是不受人控制的,根本无法避免,或者干脆说是天灾。人为操作失误等,这纯属于是人祸,只能说是悲剧。在如此近的距离下,两机必须保持高度、速度、航向上的高度一致,只要有一点点的失误都会酿成悲剧,出现哪怕是一丝故障就是两机相撞。
现在的消息太少,美国的调查结果还未出来,只能说这两种情况都可能导致两机相撞,根本无法下定论。美国海军陆战队的KC-130J空中加油机已经不是第一次出事故了,今年的7月份就发生过一次坠机事故,机上16人无一幸免,坠机地点位于美国密西西比州利福勒县附近。11月12日,根据日本防卫省冲绳防卫局的消息,美国海军一架战斗机在冲绳岛附近的海域坠毁,幸运的是机上2人全部获救,坠机地点在那霸东南约250公里处海域,事故原因为“发动机故障”导致。
F/A-18D“大黄蜂”战斗机是双座双发多用途舰载战斗机,属于中型舰载机,已接近重型舰载机。F/A-18“大黄蜂”现在已经不是美军唯一的舰载机了,美国海军目前还有一款第四代的F-35C。KC-130J加油机,由C-130运输机改装而来的加油机,属于软管式加油机,输油速度较硬管要慢得多,需要时间较长,可同时为3架加油(取决于有几套加油设备)。软管加油对气流扰动相当敏感,对飞行员的技术要求也比较高,再加上作业时间较长,很容易由疏忽、失误酿成大错。当然了,最终到底是因为什么,还要等调查结果!
美军军机相撞事故不能说明美军能否打仗,实际上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美军的训练强度很大。美军训练和我军完全不一样,基本上是按照从周一到周五每天都进行相关的训练活动,而且在刮风下雨天也是照常训练,包括夜间训练等。在11月6日发生的美军一架KC-130J和一架F/A-18D大黄蜂战斗机的相撞事故就是发生在凌晨2点左右,从这个就看得出美军的训练强度了。
美军在2018年已经有多次的机毁人亡的事故,这些事故涵盖了美国空军,美国海军陆战队和美国海军等。坠毁的机型包括F/A-18E/F,CH-53,F/A-18D,F-35B ,F -16C/D和KC-130J等多种机型。从这些事故看都是在训练的时候发生,事故发生之后美军除了进行相关的调查之外对于整个训练和作战并没有造成多大的影响。
美军在第一岛链拥有不少军事基地,从北往南主要有三泽空军基地,横田空军基地,岩国基地,琉球的嘉手那基地和普天间基地等。这些基地是美军在二战结束之后在日本获得的永久驻军权的基础上进行部署的。美军在日本的训练非常频繁,这也是日本当地民众非常反感的事情。
从美国海军陆战队的F/A-18D和KC-130J空中加油机在凌晨2点左右相撞反而可以看得出美军的训练就是为了打仗而来,事故频繁另一个原因就是训练多。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美国两架飞机碰撞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美国两架飞机碰撞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